我院教师徐瑜霞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理论文章《“事”中成己:主体性建构与物象化的内在性反思》-米乐平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米乐平台的公告

我院教师徐瑜霞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理论文章《“事”中成己:主体性建构与物象化的内在性反思》-米乐平台

发布日期:2021-07-25    作者:     来源:    

我院教师徐瑜霞在《哲学研究》2021年第6期上发表题为《“事”中成己:主体性建构与物象化的内在性反思》的理论文章。

围绕现代主体性建构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物象化(versachlichung)的现实境遇,并在中国传统儒家阳明心学视域下反思其内在性维度。具体来讲,马克思的“物象化”(通常也译为“事化”)作为社会交往关系中一种必要的对“人格”的错认,其积极目的指向“人格”的真正实现,但在复杂的现实境况中,“事化”作为必要的历史奠基却并不意味着主体性的必然建构,“事化”对主体性建构进行积极奠基的同时也造成对个体人格的“物化”,此间张力促使对“事化”之于主体性建构现实担保问题的追问。中国哲学具有本源性意义的“事”,是传统建构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方式,阳明心学在对程朱理学“格物”何以担保“成己”的质疑与应对中,尤突出了“事”的内在性特质,为反思上述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文明论启示。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事化”逻辑的现实之惑:从逻辑上看,通过扎根于社会现实,“事化”历史地指向主体作为个体在人格、尊严、自由等内在价值维度的实现,因此是一个由外而达于内的过程,但“物化”呈现出这一逻辑链条在实际历史过程中更为复杂的过渡难题。

二、“支离”之弊的心学之思:“事化”中主体性建构之路径与目的实现之间的落差,在阳明心学语境中,被概括为“格物”与“成己”之间的“支离”之弊。阳明心学以此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而其心学作为应对这一落差的方案,从“事”的内在性角度切入探索了可能的担保路径。

三、“事化”的内在性反思:首先,在本体论层面上,马克思将“事化”的内在性锚定于唯物论原则与“社会性”的新维度之上,但同时也要进一步将“社会性”的根基锚定于新的内在性之中;其次,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中,“事化”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但是这一实践性特征只有与内在性维度相关联,才能推动历史目的经由“物象”而指向主体性建构的真正实现;最后,“事化”的内在性反思,仍须在“事化”所彰显的张力结构中来发挥其作用,主体性建构的最终确立既要以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科学理性分析为基础,也要从事实与价值统一的角度予以确认。

基于不同文明和历史的背景,历史唯物主义之“事化”与阳明心学之“事”有内涵上的巨大差异,但就“事化”或“事”作为主体性建构或“成己”的根本机制而言,二者又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心学尤其自觉追问了“成己”的现实担保性问题,为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探索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涵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的空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