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晚,我院在209会议室举办了以“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海蛟,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包心鉴及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社副主编刘京希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座谈会。我院院长王韶兴,副院长张士海、黄广友,院长助理郑敬斌以及我院师生代表参与了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主持。
在座谈会伊始,王韶兴院长对出席座谈会的三位嘉宾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指导思想与精神内核,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在当代中国“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主题下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学术座谈会,进一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认识。随后,杨海蛟、包心鉴、刘京希三位专家依次做了发言。
杨海蛟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方面就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内在关联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之中;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人民立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包心鉴教授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以及科学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改革开放如何彰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问题。他特别强调指出,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同时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实现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融合互促。刘京希教授主要从《共产党宣言》中“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出发,探讨了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之下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王韶兴院长对三位专家的发言做出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学院将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号召全体师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搞好“仿吾英才班”建设,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文/段立国 邹晓宇 图/王洁钰 责编/王韶兴)